服务资讯 2025-08-07
202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收载情况汇总
药典(四部)新增通用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名单
本部药典新增体外热原检查法(报告基因法)、细胞种属鉴别法、质粒DNA构象测定法、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多重竞争抑制鉴别法,人促卵泡激素、曲妥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细胞法)等12个通则检测方法。
0231 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0232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
0233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及质量控制
0234 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
0235 生物制品检定用动物细胞质量控制
0236 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
0237 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研制
0238 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
0239 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
3309 体外热原检查法(报告基因法)
3430 细胞种属鉴别法
3431 质粒 DNA构象测定法
3432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多重竞争抑制鉴别法
3536 人促卵泡激索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37 人生长激素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38 曲妥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39 英夫利西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40 阿达未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41 贝伐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542 利妥普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903 生物制品眼内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
生物制品通用性技术要求总体情况:本版药典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八个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转移至通则0231至0239继续收载。其中“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通则0234)”和“生物制品检定用动物细胞质量控制(通则 0235)”系由上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拆分修订而成。“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研制(通则0237)”系上版“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制备和标定规程”增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标定内容修订而成。“0233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和“0239 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两个通则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监管情况进行了部分修订。
本版药典新增了人用疫苗杂质控制技术、基于基因修饰细胞系的生物检定法、糖蛋白的糖基化分析、细胞类制品微生物检查和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法等5个指导原则。这些新增指导原则涵盖了对原有产品杂质控制策略、复杂蛋白有效成分分析等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的新理念、新方法。
9403 人用疫苗杂质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9404 基于基因修饰细胞系的生物检定法指导原则
9405 糖蛋白的糖基化分析指导原则
9406 细胞类制品微生物检查指导原则
9407 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法指导原则
药典(四部)修订的通则和指导原则
本版药典对单抗分子大小变异体测定法、单抗电荷变异体测定法、N糖谱测定法、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等近20个通则进行了修订,既包括补充完善全新的测定方法,也包括对原有生物活性测定统计分析方法的更新与完善
0233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及质量控制
附录 常用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生物安全分类(修订部分)
“通则0233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及质量控制”的修订系根据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2023版),增加了部分菌毒种名称和危害程度分类。
0234 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
2020版中国药典
本通则适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及检定用动物细胞,包括具有细胞库体系的细胞及原代细胞。 细胞基质系指可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所有动物或人源的连续传代细胞系、 二倍体细胞株及原代细胞。
生产非重组制品所用的细胞基质, 系指来源于未经修饰的用于制备其主细胞库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 生产重组制品的细胞基质, 系指含所需序列的、从单个前体细胞克隆的转染细胞。 生产杂交瘤制品的细胞基质,系指通过亲本骨髓瘤细胞系与另一亲本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系。
2025版中国药典
本通则适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包括具有细胞库休系的细胞及原代细胞。细胞基质系指可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所有动物或人源的连续传代细胞系、二倍体细胞株及原代细胞。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一) 细胞系/株历史资料
1.细胞系/株历史资料
2020版中国药典
如采用已建株的细胞系/株, 应具有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 应从能够提供初始细胞历史及其溯源性书面证明材料的机构获得,且应提供该细胞在该机构的详细传代记录, 包括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详细信息,如种类、 来源、 批号、 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制备或使用方法、 质量标准及检测结果等。
2025版中国药典
如采用已建株的细胞系/株, 应具有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 应从能够提供初始细胞历史及其溯源性书面证明材料的机构获得,且应提供该细胞在该机构的详细传代记录, 包括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详细信息,如种类、 来源、 批号、 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制备或使用方法、 质量标准及检测结果等。
如某些信息无法获得,除可提供充分的相关检测数据支持外,不可使用该细胞进行生产。
(二) 细胞培养操作要求
4.细胞收获及传代
2020版中国药典
传代细胞的体外细胞龄可采用细胞群体倍增水平或传代水平计算。
二倍体细胞的细胞龄通常以群体倍增水平计算,也可以每个培养容器细胞群体细胞数为基础,每增加1倍作为1世代粗略估算, 即1瓶细胞传2瓶(1:2分种率),再长满瓶为1世代; 1瓶细胞传4瓶(1:4分种率) 为2世代; 1瓶细胞传8瓶(1:8分种率) 则为3世代。生产用细胞龄限制在细胞寿命期限的前2/3内。
连续传代细胞系的细胞龄可以群体倍增水平计算,也可以按照固定的传代比率进行传代,每传代1次视为1代。
2025版中国药典
传代细胞需根据细胞系的特点选择体外细胞龄计算方式。
二倍体细胞的细胞龄通常以群体倍增水平计算,也可以每个培养容器细胞群体细胞数为基础,每增加!倍作为1世代粗略估算,即1瓶细胞传2瓶(1:2分种率),再长满瓶为1世代:1瓶细胞传4瓶(1:4分种率) 为2世代; 1瓶细胞传8瓶(1:8分种率) 则为3世代。根据细胞稳定性研究数据确定生产用细胞龄。
连续传代细胞系的细胞龄可以群体倍增水平计算,也可以按照固定的方式传代,如固定比率进行传代,每传1次视为1代,或按固定培养天数计算。
(三) 细胞库
1.细胞库的建立
2020版中国药典
三级细胞库管理包括细胞种子、主细胞库 (MCB)及工作细胞库 (WCB) 的管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细胞种子及MCB二级管理,但须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1)细胞种子 (Cell Seed)
由一个原始细胞群体发展成传代稳定的细胞群体,或经过克隆培养而形成的均一细胞群体,通过检定证明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或检定。在特定条件下,将一定数量、 成分均一的细胞悬液,定量均匀分装于一定数量的安顿或适宜的细胞冻存管,于液氮或-130℃以下冻存,即为细胞种子,供建立主细胞库用。
2025版中国药典
生产用细胞库通常为二级库,包括主细胞库(MCB)和工作细胞库(WCB)。如有细胞种子,也应纳入管理。
(1)细胞种子 (Cell Seed)
由一个原始细胞群体发展成传代稳定的细胞群体,或经过克隆培养而形成的均一细胞群体,通过检定证明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在特定条件下,将一定数量、成分均一的细胞悬液,定量均匀分装于一定数量的安瓿或适宜的细胞冻存管、于液氮或-130℃以下冻存,即为细胞种子,供建立主细胞库用。
2020版中国药典
(1)主细胞库(MCB)
取细胞种子通过规定的方式进行传代、增殖后,在特定倍增水平或传代水平同次均匀地混合成一批,定量分装于一定数量的安瓶或适宜的细胞冻存管,保存于液氮或-13O℃以下,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可作为主细胞库,用于工作细胞库的制备。生产企业的主细胞库最多不得超过两个细胞代次。
(3)工作细胞库 (WCB)
工作细胞库的细胞由MCB细胞传代扩增制成……生产企业的工作细胞库必须限定为一个细胞代次。
2025版中国药典
(1)主细胞库(MCB)
取细胞种子通过规定的方式进行传代、增殖后,在特定倍增水平或传代水平同次均匀地泥合成一批,定量分装于一定数量的安瓿或适宜的细胞冻存管,保存于液氮或-13O℃以下,即可作为主细胞库,用于工作细胞库的制备,生产企业的主细胞库应限定代次并检定合格。
(3)工作细胞库 (WCB)
工作细胞库的细胞由MCB细胞传代扩增制成……生产企业的工作拥胞作必须限定代次。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三) 细胞库
2.细胞库的管理
2020版中国药典
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应分别存放。每一个库应在生产设施内至少2个不同的地点或区域存放。应监测并维护细胞库冻存容器,以保证细胞库贮存在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中。
为保证细胞冻存后仍具有良好的活力,冻存前的细胞活力应不低于90%,冻存后应取一定量的可代表冻存全过程的冻存管复苏细胞,复苏后细胞的活力应不低于80%。二倍体细胞冻存后,应至少做一次复苏培养并连续传代至衰老期,检查不同传代水平的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冻存后,可通过定期复苏细胞及复苏后细胞的活力数据验证细胞在冻存及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2025版中国药典
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应分别存放,即每一个库应在至少2个不同的地点或区域存放,可选择在生产设施内和(或)与生产设施有一定距离的地点、当存放地点较远时,应使用有质量保障的容器运输。并监测运输温度,应监测并维护细胞库冻存容器,以保证细胞库贮存在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中。
为保证细胞冻存后仍具有良好的活率,冻存后应取一定量的可代表冻存全过程的冻存管复苏细胞、复苏细胞的活率一般应不低于80%,若复苏细胞活率低于80%。应进行充分评估并有验证数据支持。细胞冻存后,可通过定期复苏细胞及复苏细胞的活力数据确认细胞在冻存及冻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四) 细胞检定
2020版中国药典
细胞检定项目的基本要求见表1。细胞库建立后应至少对MCB细胞及生产终末细胞 (EOPC) 进行一次全面检定。当生产工艺发生改变时,应重新对EOPC进行检测。每次从MCB 建立一个新的WCB,均应按规定项目进行检定。
2025版中国药典
应对细胞来源、培养及建库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检定策略,通常应至少对 MCB细胞及EOPC细胞或生产限定代次细胞进行一次全面检定,WCB细胞进行部分捡定、如对MCB细胞不能进行全面检定,可对首个WCB细胞进行全面检定,后续建立的WCB细胞可通过评估后进行部分检定。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需经评估,必要时应重新对EOPC细胞或生产限定代次细胞进行检测。细胞检定的基本要求见表1
(2025版)细胞检定的项目要求:删除了内、外源病毒污染检查中“细胞形态观察及血吸附实验”
新增昆虫细胞(如SF9)支原体/螺原体检查:昆虫细胞,或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了植物源性材料,应进行螺原体检查,所用方法如培养法或核酸法应能检测中间原体属和虫原体属。”
新增稳定性单独的板块:明确了细胞库稳定性的检测要求,确保细胞在贮存期间以及限定代次范围内能稳定可靠的生产。涉及传代稳定性的项目一般至少在主库和生产限定代次细胞中检测。对于重组CHO细胞,可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检测插入基因的序列、插入位点和插入基因拷贝数;对于ipsc除了全基因组测序外还需要进行全外显子测序。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四) 细胞检定
3. 分枝杆菌检查
“用于外源病毒因子检查的豚鼠接种法也可检测分枝杆菌,按表2所列方法进行试验和观察。豚鼠在注射前应观察4周,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者方可用于试验,观察期末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剖检观察主要脏器是否有结节形成。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主要脏器无结节,则为符合要求。”
4. 支原体检查支原体/螺原体检查
如为昆虫细胞、或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了植物性材料,应进行螺原体检查,所用方法如培养法或核酸法应能检测中间原体属和虫原体属。
5. 细胞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
(1) 细胞形态观察及血吸附试验实验
(2) 体外不同指示细胞接种培养法检测病毒因子(1)体外培养法检测病毒因子
用待检细胞培养上清液制备活细胞或细胞裂解物,分别接种至少下列三种单层指示细胞,包括猴源细胞、人二倍体细胞和同种属、同组织类型来源的细胞。对于昆虫细胞,还应至少增加两种敏感的指示细跑进行检测,一种为对虫媒病毒易感的蚊子细胞。也可使用BHK-21细胞。另一种为对多种昆虫病毒易感的细胞,如果蝇胚胎来源细胞,细胞裂解物应采用细胞悬液或用培养细胞后的上清重悬细胞样本制备,待测样本检测前,可于-70℃ -60℃或以下保存。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四) 细胞检定
5. 细胞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
(1)体外培养法检测病毒因子
2020版中国药典
每种单层指示细胞至少接种107个活细胞或相当于107 个活细胞的裂解物。接种量应占维持液的 1/4 以上,每种指示细胞至少接种2瓶。取培养7天的细胞各1瓶,取上清液或细胞裂解物再分别接种于新鲜制备的相应的指示细胞盲传一代,与初次接种的另一瓶细胞继续培养7天,观察细胞病变,并在观察期末取细胞培养物进行血吸附试验; 取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
2025版中国药典
每种指示细胞至少按种1X107个活细胞或相当于1X107个活细胞的裂解物。接种细胞后应至少培养28天,期间可至少传代一次,但传代时间距观察期末不得少于7天。可将细胞培养物裂解后再接种于新鲜制备的指示细胞,或直接传代。观察细胞病变,并在观察期末取细胞培养物进行血吸附试脸;取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红细胞凝集试脸,如只能使用悬浮或半悬浮细胞(如昆虫细胞)作为指示细胞时,可仅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
(2)动物体内接种法检测外源病毒因子
2020版中国药典
用待检细胞培养上清液制备活细胞 (或适宜时采用相当量的细胞裂解物),接种动物体内进行外源病毒因子检测。待检细胞至少应接种乳鼠、成年小鼠和鸡胚 (两组不同日龄) 共计4组,如为新建细胞,还需接种豚鼠。原代猴肾细胞还需用家兔体内接种法或兔肾细胞培养法检查猴殖磨B病毒。按表2所列方法进行试验和观察。接种后24小时内动物死亡超过20%,试验无效。
2025版中国药典
根据细胞的传代历史、生产工艺及检测策略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进行动物休内接种法检测。如进行动物体内接种法检测,应至少接种乳鼠、成年小鼠和鸡胚,如有必要,可增加豚鼠或家免体内接种。用待检细胞培养上清液制备活细胞(或适宜时采用相当量的细胞裂解物),接种动物体内进行外源病毒因子检测,按表2所列方法进行试验和观察,接种后24小时内动物死亡超过20%。试验无效。
(3)逆转录病毒检测
2020版中国药典
感染性试验:将待检细胞感染逆转录病毒敏感细胞,培养后检测。根据待检细胞的种属来源,须使用不同或多种的敏感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感染性试验。
2025版中国药典
感染性试验:将待检细胞感染逆转录病毒敏感细胞,培养后检测,根据待检细胞的种属来源,须使用不同的或多种敏感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感染性试验。如Mudunni细胞用于鼠逆转录病毒的检测,SC-1细胞用于亲嗜性逆转录病毒的检侧,人源细胞系用于昆虫逆转录病毒的检测等,终点检测方法可选择PERT试验、SL试验或XC空斑试验等。
2020版中国药典
已知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或其他禽源性细胞含有逆转录病毒序列,常可产生缺陷型逆转录病毒颗粒, 逆转录酶活性为阳性, 对这类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检测时,可直接检测细胞基质中是否存在外源性逆转录病毒污染,如禽白血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病肿瘤病毒、感染性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在某些情况下, 也可通过监测鸡群, 以保证无上述感染性逆转录病毒污染。小鼠及其他啃齿类动物来源的细胞系含有逆转录病毒基因序列, 可能会表达内源性逆转录病毒颗粒, 因此,对于这类细胞系, 应进行感染性试验, 以确定所表达的逆转录病毒是否具有感染性。
2025版中国药典
已知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如啮齿类动物来源的细胞、昆虫细胞及禽源性细胞,可不进行逆转录酶活性检测,但应进行逆转录病毒颗粒的类型、数量及感染性的检查。对于已有丰富先验知识的细胞系。如CHO、NS0、Sp2/0、Vero等,不需要进行化学诱导试验。对于新的细胞基质采用化学诱导试验有助于评估细胞中是否存在未知的可被诱导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对潜在的DNA病毒(如人源细胞中的疱疹病毒)和RNA病毒(如昆虫细胞中的诺达病毒)。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也可使用化学诱导试验进行检测。
(4)种属特异性外源病毒因子的检测
2020版中国药典
应根据细胞系/株种属来源、组织来源及供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检测病毒的种类。若在MCB或WCB中未检测到种属特异性病毒,后续过程中不再进行重复检测。
猴源细胞系/株应考虑检测猴多瘤病毒 (如SV40)、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 等。
2025版中国药典
应根据细胞系/株种属来源、组织来源及供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检测病毒的种类,若在MCB或WCB中未检测到种属特异性病毒,后续过程中如无引人风险,不再进行重复检测。
猴源细胞系/株应考虑检测猴多瘤病毒 (如SV40) 、猴泡沫病毒(SFV)、猴逆转录病毒(SRV),猴T细胞嗜淋巴病毒(STLV)等免疫缺陷病毒(SIV)。
昆虫细胞系,应考虑检测已报告污染的特定病毒(如诺达病毒),或可能持续存在于昆虫细胞系中并已知对人类具有传染性的病毒。
(8)分子生物学方法(新增)
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核酸扩增(NAT)法和二代侧序(NGS)法。NAT法,如PCR法,可用于特定的病毒检测。NGS法适用于广谱和特定的病毒检测。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广谱的NGS法可用于替代体内法,也可用于补充或替代体外法(如缺少病毒易感细胞或样品对检测存在干扰或毒性)
应使用合适的参考物质对NGS法进行方法验证或确认,病毒标准物质应由不间特性的病毒组成,包括不同物理特性(大小,有/无包膜)、不同化学特性(低、中和高抗性)及不同基因组特性(DNA或RNA,双链或单链,线性或环状)、NGS的验证或确认应支持其预期用途、当作为替代方法时,包括方法验征及样本适用性确认。当作为补充方法时,包括方法的确认和样本适用性确认。方法验证参数至少应包括专属性、病毒检测范围及灵敏度,并预先设定可换受标准。
对NGS阳性结果应进一步确认检测到的核酸是否与感染性病毒相关。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四) 细胞检定
6. 成瘤性检查
(4)种属特异性外源病毒因子的检测
2025版中国药典
昆虫细胞或禽源细胞进行体内成瘤性检查时,需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如细胞生长温度基否与哺乳动物物种的体温相适应。
8. 稳定性(新增)
细胞稳定性通常包括生产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在生产稳定性上,应评估MCB/WCB与EOPC(或生产限定代次细胞)之间产品的产量和特性的一致性。对于重组细胞,还应评估MCB/WCB与EOPC(或生产限定代次细胞)之间插入基因的序列、插入位点(如适用)、目的蛋白序列及翻译后修饰的一致性。对于二倍体细胞:从MCB/WCB至EOPC(或生产限定代次细胞)还应确保细胞的二倍性。在贮存稳定性上,可通过生产中细胞复苏时的活力数据来评估。若长时间未生产,也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贮存细胞的活力进行测定来评估。
一、 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五) 生产用细胞培养
2020版中国药典
从冻存的WCB中取出1支或多支安瓿,混合后培养,传至一定代次后供生产用。其代次不得超过该细胞用于生产的最高限定代次。生产用细胞的最高限定代次应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但不得超过国际认可的最高限定代次。从WCB取出的细胞经增殖后获得的细胞不得再回冻保存用于生产。
2025版中国药典
从冻存的WCB或MCB中取出一支或多支冻存细胞混合后培养……但不得超过国际认可的最高限定代次。从WCB或MCB取出的细胞经扩增后获得的细胞不得再回冻保存用于生产。
病毒类制品生产对照细胞是指取与生产同一批次的细胞,按一定比例留取细胞样品,不接种目标病毒,与接种目标病毒的细胞采用相同的生产条件,平行培养至规定的时间。如生产中设置对照细胞,在生产末期,应取对照细胞,按本通则“一、(四)1.细胞鉴别试验,2、细菌、真菌检查,4.支原体/螺原体检查”以及外源病毒因子检查法(通则8302)检查。应符合规定。
二、 连续传代细胞系的特殊要求(删除)
“传代细胞系→般是由人或动物肿瘤组织或正常组织传代或转化而来, 可悬浮培养或采用微载体培养,能大规模生产。 这些细胞可无限传代, 但到一定代次后, 成瘤性会增强。 应按本通则 "一、 (四) 细胞检定" 的规定进行细胞库的检查。 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的要求如下。
1. 用于生产的细胞代次
用于生产的传代细胞系,代次应有一定限制。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细胞最高限定代次须经批准。
2. 生产过程中的细胞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 病毒类制品,在生产末期,取不接种病毒的对照细胞,按本通则 "一、 (四) 1. 细胞鉴别试
验,2. 细菌、 真菌无菌检查,4. 支原体检查" 以及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 (通则3302),应符合规定。”
三、 人二倍体细胞株的特殊要求
1. 染色体检查及判定标准
2020版中国药典
(1)染色体检查
每次染色体检查,应至少随机取1000个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检查,并做记录, 以备复查。其中至少选择50个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显微照相,作出核型分析,并应粗数500个分裂中期细胞, 检查多倍体的发生率。
(2)判定标准
对1000个和500个分裂中期细胞标本异常率进行检
查,合格的上限 (可信限90%Poison法)
2025版中国药典
(1)染色体检查
应至少随机取 200个分裂中期细胞,精细计数染色体数目,进行超二倍体、亚二倍体和多倍体检查以及染色单体、染色体断裂(包括缺失、插入,倒位、易位)、双着丝粒、多着丝粒、环状染色体、染色体交换等结构异常检查。随机选取至少50个分裂中期细胞,进行G分带成Q分带核型分析,并精细检查染色体缺失、插入、倒位、易位等结构异常,并记录。精细计数中如发现除亚二倍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分裂中期细胞,也应进行核型分析做精细检查。
(2)判定标准
对200个及以上中期细胞标本异常率进行检查,合格的上限(可信限90%Poison法)
四、 重组细胞的特殊要求(删除)
重组细胞系通过DNA重组技术获得的含有特定基因序列的细胞系, 因此重组细胞系的建立应具有细胞基质构建方法的相关资料, 如细胞融合、 转染、 筛选、 集落分离、克隆、 基因扩增及培养条件或培养液的适应性等方面的资料。 细胞库细胞的检查除应按本通则 “一、 〈三) 细胞检定" 的规定进行, 还应进行下述检查。
1. 细胞基质的稳定性
生产者须具有该细胞用于生产的目的基因的稳定性资料, 稳定性检测的项目及方法依据产品的特性确定,对于细胞基质来说, 稳定性的分析是保证MCB/WCB与EOPC之间的一致性, 包括重组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如插入基因拷贝数、 插入染色体的位点、插入基因的序列等)、 目的基因表达稳定性、 目的产品持续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一定条件下保存时细胞生产目的产品能力的稳定性等资料。
2. 细胞鉴别试验
除按本通则 “一、 (四) 1. 细胞鉴别试验" 进行外,还应通过检测目的蛋白基因或目的蛋白进行鉴别试验。
五、 原代细胞的要求
新增检查项:
(2)细菌、真菌检查
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3)支原体检查
依法检查(通则3301),应符合规定
六、 检定用细胞的要求(删除)
(一) 细胞资料
(二) 细胞检定
0235 生物制品检定用动物细胞质量控制
“通则0235生物制品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的要求”是在上版药典内容基础上增加了特定基因修饰检定细胞的内容,包括对其构建过程,特征鉴别,使用代次及稳定性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通则适用于人用生物制品检定用动物细胞。检定用细胞是指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细胞,包括原代细胞、连续传代细胞或二倍体细胞,以及经特定基因些饰过的细胞。检定用细胞的质量对检定结果的判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保证检定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真实性,检定用细胞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细胞资料
1.检定用细胞应具有明确来源的证明资料,特定基因修饰的细胞、应详细记录构建及建库过程。
2.如使用传代细胞系/株,应建立细胞库体系,即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如细胞使用是较少,可建立单一主细胞库。应根据制品特性,在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验证确定该细胞允许使用的细胞限定代次,在此基础上规定检定用细胞的使用代次范围,检定时从工作细胞库复苏细胞后,不能再回冻保存。
3.应详细记录检定用细胞建库的过程,包括细胞培养所用原材料的来源、批号,细胞生长液的配制方法、使用浓度等,以及细胞的传代及冻存过程,并建立细胞冻存及使用台账,
二、细胞检定
应至少进行第1~3项检定,根据检定用细胞用途不同,还应进行以下共他相关项目的检定,
1.细胞鉴别实验
按生物例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通则0234)中“、(四)1,细胞鉴别试脸”进行。或他适宜的方法,以确认细胞正确,并且无其他细胞的交叉污染。对于基因移饰的细胞。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基因修饰特征进行鉴别。
2,细菌、真菌检查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要求
3,支原体检测依法检查(通则3301),应符合要求
4.外源病毒因子检查采用通则0234中“一”、(四)体外培养法检制病毒因子”项检查,应无外源病毒污染。
……
0237 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研制
2025版药典“通则0237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研制”的修订重点系对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的定义、研制和管理进行规范解读,增加了标准物质的互换性和基线样品的定义。在标准物质制备中增加了生物安全性的考量,标定方案聚焦量值传递的连续性,强调依据标准物质的特性进行监测,这些规范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标准物质全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升级换代。